雙重否定英語 confuses us

半部論語治天下, 當今連美國人也想要引進孔夫子的哲理, 讓基礎人倫教育向下紮根.   然而, 許多美國人一談到孔夫子奧妙的哲理, 卻愛開玩笑說 Confucius confuses us.    這句英文意思是 "孔夫子讓我們霧煞煞" , 而唸起來也頗有逗趣的諧音, 令人莞爾.

美國人在這東西方人彼此 "confuse us" (讓我們霧煞煞, 迷惑) 的戰爭中, 憑什麼扳回一城? "雙重否定口語英文" , 正是答案. 

於二十多年前, 到美國念書時, 有美國同學面對初來乍到的我, 用雙重否定表達否定意思, 我於是用台語回他說 "你在說什麼?"     當語言的傳遞, 失去了溝通的價值, 或者造成誤解, 那還不如 "shut up" 來得恰當安全.  

雙重否定的英語用法, 於西元1700年前, 並非是完全錯誤的英語表達.   被後世尊稱為 "英語文學之父" 的喬叟 (Chaucer), 與文學家莎士比亞 (Shakespeare) , 都在他們的作品中, 使用代表著強調的 double negatives 雙重否定的英文用法.     直到十八世紀時, 因某些學派的大師們, 教導學生捨棄雙重否定的用法, 這種 "對的堅持" , 於是沿用至今.  

寫作的英文文法, 都延用正確的文法, 但是口語英文, 卻多來自日常生活的慣用, 不見得合乎文法的正當性. 

傳統(寫作)的英文文法, 負負得正, 與數學原理相同, 如例句:

Don't go out without an umbrella.  (不要沒帶傘就出門 = 要帶傘出門)

I don't dislike the food you cooked for me.  (我不是不喜歡您為我煮的菜 = 我 [某些程度] 喜歡您為我煮的菜)

然而, 訛用的雙重否定口語英文, 違反了負負得正的原理, 一點都不合乎邏輯, 且被學習傳統英文的人視為錯誤文法, 例句如:

I don't have none.

雖然於美國住久的人, 都知道這是 "我什麼都沒有"的意思, 但正確的說法應該是 "I don't have any."  或者 "I have none."

又如:

He didn't say nothing.

正確的說法應該是 "He didn't say anything."  表示 "他什麼都沒說."

代表單一否定情況的訛用雙重否定, 雖然是不正確我也不鼓勵學生使用, 但在美國的日常口語或者暢銷歌曲中, 都有用過的 "You ain't seen nothing yet."  這句話是可以被大部分的美國人接受的.  (但正確用法應當為 "You haven't seen anything yet.")

於美國畢業後, 若想在美國應徵工作者, 切記不要於面談時使用雙重否定的文法, 以免失去了被錄取的機會.

(Tanya Gray寫於美國)

英國俚語 Vs 美國俚語

於美國收視率很高的 The Ellen Degeneres Show 節目主持人,與英國男演員 Hugh Lauri 較勁彼此對於對方的 slang(s) 俚語了解多少.     結果呢?    就如雞同鴨講, 毫無交集.   英國俚語和美國俚語, 本是同根生, 相去卻大矣!

美國俚語:
Flossing表示 showing off 炫耀
Ba-Donka-Donk 指女人的臀部
Shawty 指 a young kid or woman 小孩或(美臀的)女人

英國俚語:
Chin Wag當成動詞, chat 聊天, 對話
Chuffed to bits 表示 very thrilled by something 對...感覺興奮
(Hugh Lauri 因此舉例 be chuffed to bits by 某女人的  ba-donka-donk)

就讓我們來聽聽這段有趣的對話.

(Author: Tanya Gray, Co-founder of Access Education, LLC)

美國悲歌 (首部曲):為健保, 搶劫銀行一美元

這一則新聞,令人亦笑亦淚!  今天氣溫約攝氏十八度, 微涼的大早起床後, 我就閱覽了這麼幽默卻又如此沈重的美國社會新聞, 開始陰冷的一天.  

新聞標題:

Man robs bank for $1 to get medical care in jail
59-year-old James Verone handed teller a note and waited for police to arrive

(男人搶劫銀行一元,為的是監獄內的健保)

(59歲的 James Verone 給銀行人員字條, 然後靜候警察到來

多麼悲壯, 出此下策, 犧牲小我喚醒美國大我, 以期群心群力推動美國全民健保.  不少媒體稱他是 "美國英雄. "

台灣的健保費雖然常常喊漲, 健保制度也有諸多缺失, 然而與能負擔高額私立健保公司 medical care insurance 的有錢美國人相比, 台灣人真的很幸福.

美國政府是所有已開發國家的政府中, 唯一沒有實施全民健保 (Universal Health Care) 的. 許多沒有經濟能力的弱勢美國人, 生病了根本無法就醫.  多數美國人認為這是國恥. 

沒健保的美國人, 生病了就直接到 pharmacy 或者 drug store 買 over-the-counter medicines (成藥, 又稱OTC medicines).    沒健保的美國人, 只能自求多福, 期望細菌與病毒手下留情, 萬一發病就是聽天由命不由己, 不知最後鐘聲何時敲響. 

常見美國中小型企業,  尤其是大賣場與購物中心,  老闆們為了節省人事支出, 僅雇用兼差的工作人員 (part-time worker).    不令人意外的, 這些營利為上的老闆們, 毫無良知與悲憫, 不為兼差工作者投健保或勞保.   兼差人員如浮蟻, 生命去留皆輕淡, 實為目前多數美國人吟嘆的悲歌.

覬覦監獄中周全的健保, 而到銀行搶劫一美元, 認為坐牢比認真活著簡單多了, 這真是個非常新奇卻又合乎邏輯的苦情創意! 

美國立國神聖的革命口號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不自由,  毋寧死), 演變至今卻成為中下收入階層, 寧願犧牲寶貴的自由, 以換得長命但無尊嚴的鳥籠人生.   美國的國父與創國先烈, 地下若有知, 做何感想?

(Tanya Gray 寫於美國西岸)

哪天是美國的父親節?

我們目前住在美國某小鎮的歐洲社區, 這裡集聚退休的世界級CEO們, 堪稱為臥虎藏龍之地.

Lewis 和他的太太, 兩人皆約六十歲上下, 於洛杉磯有一家創投公司, 剛搬進我們這社區一星期,  目前仍忙忙碌碌打點著從南部運來的家當.

上星期五 (六月十七日), 我和先生 Tim 想邀我們的新鄰居一家人於星期日 (六月十九日), 到鎮上台灣人開的中國餐館打牙祭, 為繁忙中的他們慶祝喬遷之喜.   老公 Tim 於是打了一通電話熱情邀約.

"Thanks, Tim.   But we can't go that day because it is Father's Day.  My daughter is coming to see us."    Lewis 於電話上說明婉拒邀請的原因.

"What?   Father's Day?    I didn't know that."  神經又粗又大, 迷糊的老公說著.

(註:雙親皆已過世的老公, 與他父母的緣淺薄.   還沒成為 teenager 之前, 老公就離開了父母庇蔭.   而且和我結婚後, 又長住台灣二十二年, 早已忘了許多美國節慶.   一年前, 直到我們因孩子們的教育 {女兒讀高一兒子讀幼稚園}, 搬回美國後, 他才又重新拼圖零零碎碎的美國記憶細片)

老公掛完了電話, 我就想去尋找答案: 哪一天是美國的父親節? 怎麼算出六月十九日是父親節呢?

台灣的父親節, 老公 Tim 和我都可以不假思索地說出是八月八日 "爸爸節", 取其音, 很好記.    但美國的父親節呢?

答案:美國與其他許多國家一樣, 母親節是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父親節是在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  

Just as simple as that.

界級CEO的第一份工作 (完結世篇)

Clarence Otis, Jr. 為Darden 餐飲公司的CEO

位於佛羅里達州的 Darden 餐飲公司, 專營休閒餐廳如 Olive Garden (橄欖園) 與 Red Lobster (紅龍蝦). 2010年 Orlando Sentinel (奧蘭多哨兵報)稱 Clarence Otis 為佛羅里達州中部最有權威人士的第11 名, 理由相當充分---他監督18,000家餐廳, 總員工人數為18萬人.  
當 Clarence Otis 進入 Darden 餐飲公司時, 職位為財務主管, 當時他已有豐富的餐飲服務經驗, 因為他在17歲時, 第一份的工作是在洛杉磯國際機場的餐廳服務, 每小時時薪為3.5美元.  他說為各階層的顧客服務, 教他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how to approach every situation with a fresh attitude and positive mindset." (如何以新的態度與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每種狀況.)

 Jack Schuessler 曾為 Wendy's International 的CEO

Wendy's International (溫蒂國際公司)就是溫蒂漢堡的母公司.  它是全世界第三大的漢堡素食連鎖體系.  Jack 已經為此公司工作三十年了, 而且於2000至 2006為CEO.  
Jack 的第一份工作是於聖路易斯一家工廠的裝貨員, 時薪每小時2.45美元.  他說這份工作, 讓他像機械一樣地重複做同一個動作, 扼殺了他的雄心與士氣.  雖然不是很喜歡他的第一份工作, Jack 認為這工作教他寶貴的一課 "Show up" ---"If you don't show up, you don't get paid."
(註解:台灣的英文老師大都教學生 show up 為 "出席, 露臉" 的意思.   在美國, show up 也有 "do better" 有 "做得更好" "盡心盡力的投入"的意義. )



Bill Watkins, 曾為 Seagate Technology 的CEO


1953年 Bill 生於南美委內瑞拉, 於1996年當他43歲時, 進入世界最大的硬碟製造公司 Seagate Technology.  因為工作表現優異, 職位一路上竄.  於2004年, 他成為CEO 直到2009年退休.  
Bill 能在電腦硬體科技龍頭 "紅不讓", 其實是歪打正著的非傳統因緣.   在1971年從高中畢業後, 他加入美國陸軍並駐守於密蘇里州一處軍事基地, 作為一名 medic  [ˋmɛdɪk] (醫療室的衛生人員).   離開陸軍之後, 他到一家精神病院上夜班,  他的職責包括當管制與監禁神經病人, 萬一他們失去控制的話.
之後, 辭去了精神病院工作,  他一路搭不同車主的便車 (註解: 美國人稱 hitchhike [ˋhɪtʃ͵haɪk], 於路邊做翹起拇指的動作, 為攔搭便車) 到加州.  從此, 他就開始於矽谷工作, 與科技業結緣.


Michael Morris, 為 American Electric Power 的 CEO


American Electric Power  (美國電力公司)為美國最大的電力供應公司.  服務範圍包括 10%美國東聯電區 (註解:美國主要有兩個的電力網格區域, 一為東聯一為西聯), 美國38州, 與部分加拿大地區.  
Michael 在11歲開始嘗試第一個工作, 做俄亥俄州的 Toledo Blade 報紙的送報生, 每天薪水5美元.  他深信這份送報的工作教他良好的工作態度與努力的真諦.  今日, 他也以這些的素質要求自己的員工, 並用來作為拔擢升遷員工的標準.  



Susan Story, 為 Gulf Power Company的 CEO


位於佛羅里達州的 Gulf Power Company (海灣電力公司)服務的幅員廣泛, 包括從佛州北部穿越阿拉巴馬州到墨西哥灣止.  
Susan 為此公司的董事長與 CEO, 她的第一份工作是17歲時進入平面媒體(阿拉巴馬州) Sand Mountain Reporter的職位----社會公告撰寫.   她要負責的公告, 涵蓋了準新娘的女性朋友們的贈禮活動聚會 (bridal shower)的公告.   訂婚與結婚的公告, 也是她的職責一部分 .   (註解:以上的公告在美國的報紙中, 屬於很常見的內容, 但是台灣卻鮮少)
她說這工作讓她看到了工作以外的責任.

其他相關文章:


界級CEO的第一份工作 (part 1)

世界級CEO的第一份工作 (part 2)

成功 = 5% 學歷+ 15%專業經歷 + 80% 個人溝通技巧



(Author: Tanya T. Gray, Co-founder of Access Education, LLC)

世界級CEO的第一份工作 (part 2)

Doug McMillon: 為 Wal-Mart 總裁, 與 CEO  
目前四十三歲, 擁有企管碩士 (MBA) 學位, 年薪約九百萬美元 (新台幣約兩億六千萬元)的 Doug, 生平第一份工作就是在阿肯色州的 Wal-Mart.   當時, 他年僅十六歲, 時薪為六美元.    貴為Wal-Mart 的總裁, 與其國際業務的CEO, Doug 說這第一份工作雖然是低階的職位,  但是他在此職位所學的東西, 到現在仍然受用.                                                                                                                                                       

Michael Dell, 為 Dell Computer 創始人, CEO
Michael Dell 是創立於1984年位於美國德州,  Dell 資訊公司的CEO.  2011年 Forbes 雜誌 估計他的個人資產約150億美元 (新台幣4350億), 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他十二歲那年, 就開始了第一份工作----在中國餐館洗碗, 時薪為2.3美元.     後來, 他被升為 Busboy (於餐廳中打雜的).   過不久, 於中國餐館再次遷升重用他的之前, 他已經轉職到一家墨西哥餐廳.      之後, 他離開了餐廳業, 到某 Stamp and Coin Store (類似台灣的集郵集幣社 )工作.   在十六歲時, 他也做過以電話遊說招攬報紙訂戶.    


John Dasburg, 為 ASTAR Air Cargo 的 CEO
ASTAR Air Cargo 是位於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的一家空中貨運公司, 在全美國40處機場 與美國國防部皆設有服務據點.    John 於十歲時, 開始幫隔壁鄰居用除草機除草 (lawn mowing).  因為工作認真, 越來越多鄰近住家爭相要他來除草.  當他發現自己無法勝任那麼多的工作機會時, 他將某區域的工作轉讓給他的朋友, 然後從中抽取佣金.                                                                                                                                                         
T. Boone Pickens, 為 BP Capital Magt.  的CEO

Forbes雜誌估計 T.Boone Pickens 目前身價為 14億美元 (新台幣約 406億).   他在12歲時開始送報, 當時的時薪為0.28美元.   他說送報的工作給他 "a feeling of independence" (獨立感), "從那時起, 我就不向我的父母伸手要錢. 我要自己賺"     他也提到向一些不想付錢的訂報戶催討報費,  教導他寶貴的一課---"You have to be persistent if you want to achieve your goals." (您必須堅持, 如果您想達到您的目標.)    
"You never know what the job you're doing each day will lead to, so you have to put your all into everything you do."(你永遠無法知道您目前所做的工作, 將會導至何種的未來.  所以您要全力以赴.)

Terry Lundgren, 為 Macy's 百貨公司CEO
於與前四位CEO比較, Terry 的起步稍晚.   大學畢業後, 他才開始發展專業生涯--- Federated Department Store的工作, 讓他展現了超人的行銷策劃能力.    其實, 在大學時代,他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毫無標的.   他原本想當獸醫, 但是, 一年挖牡蠣(去殼)的打工經驗, 改變了他的初衷, 遂轉念商業. 
於1975年, Terry 開始在洛杉磯地區的 Federated Department Store 服務,  他於三十五歲以前已練得獨當一面的本領.  於2005年, Federated 與 May 兩家百貨業策劃合併, 於2007年, Macy's百貨正式登場.   目前, Macy's 百貨是世界最大的零售商. 

待續 to be continuted....

其他相關文章:

界級CEO的第一份工作 (part 1)

世界級CEO的第一份工作 (完結篇)

成功 = 5% 學歷+ 15%專業經歷 + 80% 個人溝通技巧


(Author: Tanya T. Gray, Co-founder of Access Education, LLC)



世界級CEO的第一份工作 (part 1)

於台灣主持留學美國行前說明會時, 我常會當著即將離家負笈異國的孩子們,提起面對美國生活的困難,不論是留學經費無預警的短缺或者是生活適應上的苦惱. 

一群爸媽捧於手掌中的王子與公主,難掩嬌生慣養的面具, 一聽到 "困難" 兩字,馬上皺起眉頭, 就好像如臨大敵卻毫無對策, 只能當束手就縛的殘兵. 

與經歷過戰亂流離之苦的上一輩相比, 當下的台灣年輕人,宛若在無風無浪,不知天高地厚的象牙塔裡成長.   他們找工作時想要週休二日,員工福利要好,工作壓力不要大, 而且最好是錢多事少離家近.  

Well, 您若是如此心志懶散的人,最好張開眼睛看四周, 打開耳朵聽八方.  趕快清醒, 提早振作! 您的工作機會已經越來越少了, 不僅僅是台灣企業出走工作流失,現在要迎頭痛擊你的是, 那些比台灣人更能更願吃苦的中國大陸經理人,逐年慢慢地在台灣深耕,闖出耀眼成績, 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商業周刊早於2006年, 於其五月份出版的刊物中,以 "藏獒鬥志" 引人注目的封面標題,來形容中國大陸人來台灣工作的高昂鬥志---強烈渴望勝利,拼了命也要出頭的藏獒精神.  這種精神讓他們穩穩地晉升至台灣本土企業,或者世界級公司的管理階層.     該篇報導指出以下三種普遍現象:
(一)在台國際企業大量拔擢大陸經理人, 
(二)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在台設立分公司,
(三)大陸人躍為國際企業亞太地區負責人, 如世界知名的 Intel公司的亞太負責人楊旭. 

我自己幼年的苦難回憶---於熙來人往的街頭賣愛國獎券(如當今的彩券), 跟隨攤販爸媽沿街叫賣水果, 與弟妹撿廢鐵換賣, 於鐵工廠當唯一的女工等---我感恩自己能有這些苦我心志的經歷.     

英雄不怕出身低,全球大企業的創始人或者CEO (執行長), 大多有耐勞的精神與藏獒的鬥志, 而且許多於年紀輕輕時, 就開始了第一份工作, 無論是送報、 除草、 餐廳服務等.   他們深知成功的人生, 總是在某個困頓的起點開始.

美國 CNBC.com約於兩星期前, 報導了引領全球企業的十大知名人物的第一份工作.  一向愛看勵志書籍的我, 覺得這篇的報導相當有價值與鼓勵作用, 所以節錄並翻譯了一些重點, 與正值年輕的你們分享. 

待續 to be continued.....









有 talent 就有 standing ovation

台灣也有才藝選拔電視節目, 然以歌唱淘汰賽為多. 美國NBC電視頻道收視率不錯的 America's got talent [ˋtælənt] (才藝, 天份) 節目, 有人做 thrilling [ˋθrɪlɪŋ] (令人興奮的 or 令人覺得毛骨悚然) 的表演, 贏得三位裁判的 standing ovation [oˋveʃən] (註:ovation 為熱烈鼓掌, 我們常看到美國人對崇拜或者欣賞的人物會起立鼓掌致敬, 這種動作就是 standing ovation). 

 (Tanya T. Gray寫於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