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美國世界新聞回顧

每天世界新聞事件不斷,不同區域的人,對於新聞重要性的認知,自有定見。      以下最受美國人矚目的 2013 世界新聞,來自各網路媒體 Google 與 Yahoo 最多點擊新聞或者 National Geographic 最多分享轉載的內容 。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過,美國人眼中的 2013 大事件。     National Georgraphic 分享轉載最多的新聞,與 2013 年美國教育新聞於下兩篇刊登。   Happy New Year!

(1)Boston Marathon Bombing 波士頓馬拉松賽爆炸事件 

圖片來源: 路透社      當馬拉松參賽者接近終點線時,爆炸聲響的剎那間。

圖片來源: www.theverge.com   

www.theatlantic.com  


(2) Death of Nelson Mandela 曼德拉去世

Icon of Anti-Apartheid Movement (AAM) Dies at 95 

(反種族隔離運動精神領袖辭世 ,享年 95)



圖片來源: ABC News

(3) North Korea missile threat 北韓飛彈威脅

(4) Syria Civil War 敘利亞內戰 

民眾示威遊行,演變成內戰。 結果 ,敘利亞這個人口僅有 2 千 1 百萬人的國家, 2013 年竟有2 百萬人無辜成了難民,12 萬人死亡。  敘利亞政府疑用生化武器沙林毒氣(sarin),毒死超過 1,700 位子民。     美國總統歐巴馬幾乎對敘利亞動軍,以制止慘絕人寰事件再發生。                                                                                                                     


(5) Royal Baby Birth 皇室寶寶誕生

(6) Obamacare (Affordable Care Act)  

美國為全世界唯一沒有全民健保的先進國家。  Obamacare 的創始,讓美國人能用比以前更合理的醫療保費,得到周全的健康保險。    (Note: 實際上, Obamacare 不怎麼成功。)                                                                                                                                                              

(7) Margaret Thatcher Dies at 87 After Stroke

(前英國首相,人稱 “鐵娘子”)柴契爾夫人,因腦中風過世, 享年 87                                                                                                                                                        

(8)   Global Market: World stocks were ending 2013 close to six-year peaks

環球經濟:2013 年世界股市 ,達 6 年新高點封關

(9) George Zimmerman Trial

審判George Zimmerman 

 (故事起端: George Zimmerman 射殺 17 歲手無寸鐵的黑人高中生 Trayvon Martin 卻辦稱其射殺行為是出於正當防衛。 警察對此件事,原本並沒有做出正確的行政程序,以至美國民怨沸騰。   當媒體與大眾對此事相當重視之後, George Zimmerman 面對法律,由陪審團審視其正當防衛是否合法。結果, 他無罪開釋。  於是,更引發諸多以 “種族歧視” 為名的街頭遊行,說白人殺死黑人,不必賠命。
                                 

(10) Jodi Arias Trial

審判 Jodi Arias (這絕對是 2013 年,美國最好看的現實連續劇)

(故事起端: 根據 Jodi Arias 前男友Travis Alexander 的親近朋友所述, Jodi 與 Travis 兩人於 2006 相識相戀,但於 2007 年分手, Travis 於是開始其他新的戀情。    

Travis 死前曾反應 Jodi Arias與他分手後,一直盯梢著他 (stalking him) ,心懷不軌意有所圖,不但進入他 Facebook 的帳號,且多次站在 Trvais 窗外,偷窺他於屋內的一舉一動,並以利器戳破他的車子輪胎。      

2008 年某日, 當 Travis 沒有出席某個會議後,他的朋友們深覺不對勁,於是到他家才發現慘案。    Travis裸身躺於浴室一灘血泊中,他身前背後共被刺 27刀,尤其頸喉之處,由右耳延劃左耳的一刀深可見骨, 且頭部中彈。   

警方於是循線找到 Jodi ,且檢察官從一開始鎖定 Jodi 預謀殺人。    Jodi 於案發後,蓄意到案發所在地的外州,捕捉可陷入她精心佈置的情網,與她共築羅曼史的傻蛋,以製造不在場證明 (alibi) 。

案發後,Jodi  的供詞不斷更替。原先說她跟本沒在犯罪現場, 後來翻供說她有在現場,但殺害 Travis 的人,是兩個硬闖入 Travis 家的強盜。     直到謀殺事件發生 2 年後, Jodi 才袒承 Travis 是她謀殺的,而殺人動機是因她長期被 Travis 施以肢體暴力毆打,心生怨恨所致。 她辯稱她殺人是出於正當防衛 (self defense)。       

這審判是美國 2013 最多網友與媒體討論的案件:   大家議論著 Jodi 是個冷血無情的精神病患者 (Psychopath)還是她確實因正當防衛而殺人?        

於 2013 年 5 月,法院判 Jodi 一級謀殺罪成立。 
   

                                                                                        


 

美國創業者的年齡祕密 (完結篇)

  
Steve Jobs 圖片來源:www.digitaltrends.com
      台灣近年經濟好不好,看景氣燈號就明暸。 從 2011 年 8 月到 2013 年 10 月止整整 27個月份當中,僅有 2013 年 6 月 短暫出現景氣穩定的綠燈,其他皆為低彌的藍燈或者景氣可能反轉的黃藍燈。        此時,好工作難找,若找到工作薪水又不高 ; 想創業者,也在大環境未明之下,打消念頭。  因此,許多長者認為能有個鐵飯碗的公職,是個穩當的福份。  不知覺中,長輩碎碎唸的嘮叨,漸漸切進了年輕人的腦袋。

      不久前,台灣某人力公司的民調指出,台灣竟然約有 40% 的年輕人,寧可選擇高考或者普考,為求當公務人員,尤其是一般行政人員。 

      這實非可喜之相。一個資源貧乏的小島嶼如台灣,其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只求安逸,不求創造新景象的腐敗心態,只會削減台灣的世界競爭力,如此台灣國際地位則更將被邊緣化。    當老一輩創造台灣經濟奇蹟高手們退休後,無人可繼此大業之況必現。   而優秀有能力的人,也可能早已被他國延攬為他國效力。        我憂心台灣可預見的未來將發生的人才斷層,會引發台灣經濟崩塌的大地震。

      有別於台灣多數年輕人僅暇想安逸, 美國年輕人卻嚮往擁有自己的事業天空。      雖然於 2008 的金融海嘯引起高失業率,當時美國的確有不少的大學畢業生考慮公職,而放棄華爾街拜金之夢。然而,美國的大學生中,僅有 3% 想求得公職,多數的美國人,還是希望能以自己實力,闖出個名堂。

      於美國,心想創業者,比比皆是。           由我美國西雅圖所住的高樓望出 ,盡是創業成功的大亨擁擁有的標誌或 slogans。       你能想像您生活在一個您所熟悉的世界品牌發源地嗎?     不但這些品牌普及率高 ,而且是跟您的一呼一吸相通,息息相關每ㄧ天的作業。      如世界第一大搜尋引擎 Google、電腦作業系統世界佔有率最高的 Window 軟體 的生產公司 Microsoft、世界最大線上購物網 Amazon、世界第 7 美國第 2 的零售商 Costco、網路機票旅遊網 Expedia、美國最大的房屋買賣搜尋網 Zillow、世界第一間 Starbucks。    

      前天,我遇到了隔壁30 來歲的鄰居,他說他已去職 Microsoft 工程師, 目前與三五好友 (也是曾於 Microsoft 工作的工程師) 合力開發一個某專業的搜索引擎。           其實,在創業者的身上,我一再看到他們一個共通的特質: 排除恐懼失敗的心態。          一個成功的創業企業家,failure (失敗) and impossible (不可能),  是不會在他們的人生經營字典出現的。       果真如發明大王愛迪生 (Thomas Edison) 說   "I have not failed.    I've just found 10,000 ways that won't work."   (我仍沒有失敗。 我只是發現了 1 萬種行不通的方式。)

      頂著不怕失敗的心態,20 歲的 Mark Zuckerberg 成立 Facebook, 20 歲的 Bill Gates 創設  Microsoft, 21 歲的 Steve Jobs 肇始 Apple Computer。     你可能認為因為他們當時擁有最大的資本 “年輕” , 所以他們可以不怕失敗。    但高科技創業者的年齡,多是十幾二十時,初生之犢不怕失敗的年紀嗎?

      其實,在高科技業重鎮矽谷 (the Silicon Valley),創業者年齡多在 35 歲之前。 在矽谷以外的高科技創業者,看似也有同樣的年齡規律: 35 歲為上限。        然而,美國高科技業的創始者,真的大多數是於 35 歲之下嗎?     其他的產業也是如此定律嗎?       The Kuaffman Foundation (Kuaffman 基金會) 針對全美國 652 位 CEO 與 產品研發執行者,做創業研究調查。   其報導粉碎了一般人概念中,對創業者的年齡迷思。   這調查發現一個事實:創業者年紀越大,成功的機率越高。   以下是一些常態:

(1) 美國高科技產業創業者,平均年年齡為 39 歲。而且,高科技業創業者年紀達 50 歲的人數,是年紀 25 歲創業者的兩倍。

(2) 美國人擁有 MBA 學位者,通常取得其學位 13 年內創業,但擁有 Ph.D (博士學位) 者,卻要等到 21 年後,才想擁有自己的公司。   (Note: 這不禁讓我懷疑,是不是博士人才多想走傳統安全路線,所以心態比較保守?)

(3) 擁有其他碩士學位想創業者,通常於取得碩士學位的 14.7 年內創業,這比僅擁有學士學位者的創業年度早了 2 年。

      創業的精神與智能,有人是與生俱來,有人是學習而得。    但哪個年齡創業較容易成功呢?    The Founder Institute (創始者機構)則發佈其有趣的調查結果: 年紀 40 歲之後的創業者,其成功率極高。  (諸如 Kentucky Fried Chicken 創始者 Harlan Sanders 經過幾次的創業失敗後,終於 65 歲時, 享受成功滋味。)

      創業,只要有心有衝勁,年紀非問題所在,願有心創業者,能積極行動並周圓規畫,終究完成創業夢想。          以下与您分享蘋果電腦創始人  Steve Jobs 於史丹佛大學,對其 2005 年畢業生,所發表的勵志演講片段: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what you do.   (你的工作將佔據你生命的一大部份,而唯一可以讓您覺得實在滿意的,就是您確信您的工作是偉大的。   且將工作做好的唯一方法就是你愛你所做的。)


(Author: Tanya Gray, Co-founder of Access Education, LLC)

美國創業者的年齡祕密 (1)

     
source: Young Entrepreneurs Academy
      有種徬徨無依的心境,讓人很驚慌失措, 縱然擁有高學歷或專業證照的人,也同樣會喪志。 這種心境常發生在一個人知道自己失業時。    由於無法發揮自身的社會價值, 自信心受到嚴重打擊,怎麼看自己都是個別人眼中一個沒用的人。

      在失業的無常窘境中,為什麼有高學歷或有證照的人,不能用充滿信心的態度,去追尋自己的事業理想呢?      我想,這該歸咎於在 “失智:無法獨立思考” 與 “無能:無法發展專業技能" 的求學環境中,每位學生都是別人的夢想填灌長大的鴨子。  

      老師想要有好的教學成績,所以將一些能成功取得高分的公式,不厭其煩強硬塞進學生不論聰明程度的腦袋; 家長想要自己孩子比別人強,所以不問孩子興趣為何,讓孩子課後還學東學西,累煞了孩子。      辛苦的孩子們,猶如努力滑水的鴨子,無論如何用力,但就是到不了成功的彼岸,因為小鴨們沒有自己認定的方向,只一直在水中打轉。

      台灣與中國的小學 6 年級到高中 3 年級,這階段的學子, 日復一日面對一大堆功課,每天不知道自己為何而神茫心忙?      自己最大的興趣是什麼,為何這麼簡單的一個答案卻是非常模糊的一片景象?   因為,台灣和中國的孩子們,已經習慣考試的心情,而這慣性心情掩蓋了自己興趣神往的天空。  

      台灣與中國小學 6 年級到高中 3 年級,相對應於美國的 6 年級至 12 年級。     您能想像 一個小學生或者國中、高中生,根本沒想過失敗,而自行創業當老闆嗎?      別覺得不可思議,美國的天然企業環境,什麼夢想都有可能實現。  

      Teen Entrepreneurs (年紀於 13-19 歲的企業家),在美國好風光地流行了起來。  這些年紀輕輕的大老闆,執著加上滿腔熱忱,一點一滴的領導著自創的企業帝國崛起壯大。      您絕不能因他們年紀小,而看輕他們的事業 。    於許多畢業典禮中,可見有人頂著年賺百萬美元企業CEO 的頭銜,或者是某地區商業總會的會長,就坐在高中畢業生的行列中。

     有人說,美國是創業者的天堂,這決不是個吹噓的口號,而是具體的事實。       的確,美國恰巧有天造地設的創業培育環境,供給具備創業意志、有創造力與企業家領袖精神的 6 年級至 12 年級生。      諸如 Young Entrepreneur Academy (年輕企業家學校)的開辦,就是最佳的例子 。  

      遴選具創意、學業能力佳、意志力強、溝通能力優、且擁俱創業熱誠的學員後,Young Entrepreneur Academy 提供了精挑細選的優異學員們,為期 7 個月 至 1 年,創業與企業領導的課程。

      話說至此,您是否覺得創業好似都是年輕人 "幹的好事” !     No.    我將在下一篇幅中,列出許多美國(也是世界) 知名企業創業者創業當年的年紀,您會發現,其實創業成功與否,是不分年齡的。

to be continued ..........待續

     

    

真實的摺被子

在 Facebook 上,不經意地看到了想家心情而抒發的短文。     作者伍思齊,一個來自台灣的交換學生,分享了他一張精心取景照片與一則洋溢抒情隨筆。      當遊子離家越遠,家的輪廓似乎愈顯鮮明真實,對家的愛戀盡流露於隨處與隨時中。    

 

真實的摺被子

2013年12月13日 11:51

-真實的摺被子- Dec.12, 2013  

最近一週的天氣真的讓我想家了
或許你會說我一定在說謊或企圖想要讓你們更羨慕
但是我非得不說 - 家真好。
這週的天氣都是 -號 起跳
從-4開始到-17度
而這週也是期末考週
昨天的早晨正在下著大雪
學校的鏟雪車也急著對雪灑鹽巴以化雪
而我在拼命的垂死掙扎為了這最後的final week
就在出去的時候
這個冷風很可怕 感覺很肆虐
我必須先說我已經穿了我覺得依舊可以帥氣的最大極限衣服的量
但又似乎發現已經不是穿的多不多的問題
又發現這種感覺很不舒服
我發現若我要是在待上一小時
我的耳朵或許會凍僵
而是真的就像電影情節那樣下一秒碰到就會不見得那種
其實我是害怕的
另外
以前總會覺得越冷的天氣,食慾會越好,吃的會越多,東西會感覺更好吃

錯!
終於知道為什麼在家的冬天那麼幸福
因為其實溫度不是說真的很低
也不需要開到全家暖氣的溫度
但就是珍惜那一台暖氣機
坐在他旁邊
吃著火鍋
(不一定要火鍋啦)

其實在這也是可以這樣做
但我發現不行的原因就是在於
因為   冷到痛
因為這個原因
所以會更加沒有食慾
只想跑到室內裡。

在前陣子我仔細的檢視了自己,
必須要誠實說
住在商業區被高樓包圍,
或許真的就會患有一些王子公主病
就算是一個再隨和的人
那種隱藏的習慣還是存在,

我想我是那個隨和的人。

不過就在當要自己打理所有一切事情時,
很多想要做的好習慣就可能被熟悉的慣性掩蓋過去,
小事情會因為補償心態而變得不想去做,
這很糟
我想未來要成為的人
是個會懂得賺happy money的人
有些人一定要吃法餐 坐遊艇
有些人 一週的豆漿油條就夠滿足
(取自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

而後者

其實仔細的想
價值不輸前者
我想
所有的事情,該在乎的是他能夠帶給你什麼,
而他的價值就會在你心中存在

農夫女兒哀嘆: "It is impossible."

圖片來源:http://tupian.baike.com

      根據美國 Open Doors 的年度報導, 2012-13 年中, 中國留美學生總數高達 23 多萬人, 是美國留學生的最大來源國家。 如果於中國境內的美國簽證政策更寬鬆,留美學生簽證的拒簽率能降低的話, 想必中國的留美學生總數會更高。

      於11月的這趟亞洲之旅,我和芬利大學副校長 Rebecca Butler 於中國訪問了多所知名大學, 與兩所優質高中。    通常, 美國學校高層訪問亞洲,是我親自與亞洲學校人員溝通並安排時間與議程。   然而,此次的天津之旅,第一天的行程,是由一位毛遂自薦的女性中國朋友,因為她自己想當留學代辦人,所以殷勤的安排會議。

      還沒到天津的一星期前,那位友人還振振有詞說,我們將訪問的那兩所優質高中,芬利大學可以與他們一起辦學: "pre-university" 的課程。   所謂 "pre-university"  的課程,就是讓不想於中國境內考大學, 只想要到美國念學位的高中畢業生,所唸的美國大學先修班。 (註:芬利大學從來不提供此類課程。 此次到高中訪問,只是單純想讓中國高中生的學生認識芬利大學。)

      我的那位中國朋友看到了龐大的市場,躍躍欲試這個 “pre-university" 方案,極力想說服芬利大學與倆高中的與會人士。       

      所以,於 11/13 早上,訪問了一所貴族的國際高中後,下午我們一行人,一路隨著灰濛濛嚴重空氣污染的高速公路往東行,來到離天津約一小時左右的蘆台一中。

      根據那位熱心的中國友人說, 蘆台一中的畢業生素質相當高,他們常考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名校。    所以,我和副校長對於能來到此校訪問,皆與有榮焉。

      到了蘆台一中,女校長與隨同的翻譯人員出來接見我們。  寒暄問候些許,我們隨即進了稍微舊暗的會議室。  

      校長是位面貌清秀,正氣逼人,年約 40 來歲的女性主管。 在我還沒有坐好,拿出筆記做會議記錄時,校長的語氣突然 180 度的轉化,從剛剛的禮貌問候,突然變成嚴肅審案。  ”你們這次來我學校,到底有什麼目的?“  

      My goodness.  我心想:"我和副校長是來當使者,打開兩校的溝通之門,這位校長怎會這樣問我們?"       僵了幾秒鐘,我那位中國友人清了一下喉嚨搭了話 : ”我們就是想要來談談一起辦學,讓你們的學生,以後可以直接到美國留學!“

      ㄧ中的女校長聽了友人回覆後,不悅的聲音更亮,帶著怒氣的動作也大了。  她隨著一句話,拍響桌子一次,次次讓人心不安。怎麼將一個國際議會搞成這樣子呢?   聽不懂中文的芬利大學副校長   Rebecca ,也知道 something is very wrong.   

      女校長氣憤地說,"你們知道我的學生有多窮嗎?   他們許多是農家子弟,連幾百元的學費都繳不出來,我還要跟上級請求,降低他們學費,才能讓他們來學校上課。  你來跟我談合作辦學?   這麼不切實際的構想。”  

      為滅女校長心中之火,我趕緊接著轉開話題,說芬利大學其實是社會與教育服務的提供者,我回答: "我們芬利大學有英語教學碩士生,他們需要實習的場所來完成實習學分,或許我們美籍的英語教學研究生,可以來到貴校實習,這樣你們也可省下請英語老師的費用。" 

      我話說完,並看見女校長 “嚴色” 軟化, 我馬上又翻譯剛剛發生的狀況,讓芬利大學副校長理解。 於是,副校長 Rebecca 釋出更禮貌且善意的說法,“我們絕對可以送我們的研究生來到蘆台一中實習的,細節可以等我回美國,跟英語教學的主任談過後,再給您回覆。”

      雖是初次謀面,蘆台一中女校長,給我的印象是她非常在乎學生學習成果與中國下一代的教育。她是個真正的教育界棟樑,實在令人景仰。   在會談氣氛緩和之後,她帶著我們參觀蘆台一中校史室,我和 Rebecca 看到了這所從民初時代就創辦的學校,一步一腳印努力耕耘後的甘甜成果。

       參觀蘆台一中校史室時,我看見許多校友捐了紀念物給學校,體認此校有許多窮學生,於是我問女校長 : "看來,貴校有許多傑出的校友捐贈紀念物或者藝術品給學校,但他們有捐款給窮學生資助他們上學嗎?“     校長僅默默搖頭以對。     我心想或許這些捐贈者認為捐贈刻上自己名字的一棟大樓或紀念藝品給學校,比捐贈獎學金給學生,更能讓自己名字遠遠流長。      這是多麼浪費生命意義的一種做法。   讓生命發光發熱的方法很多,何必在乎某棟建物上,一定要冠上自己的名字,才是為人類留下了什麼。     

       我們緩步走出了校史室, 恰巧下課鈴響,活潑天真的高中生,奔出了教室,到室外享受幾分鐘的自由空間時,他們馬上聚焦在一位長得不像中國人的金髮美女 Rebecca 身上。      好奇學生們此起彼落,用高昂的聲音說 "Hello" ,讓芬利大學副校長 Rebecca覺得辛苦遠道而來,受到中國學生的尊寵,心中雀躍欣喜。     非常愛小孩的 Rebecca, 於是要我央求一中女校長讓她見見學生,與蘆台一中的學生們,用短暫的 15 分鐘閒話家常。     女校長,也不失我們所望,回應要求,引領我們到蘆台一中一年級最頂尖的菁英班。 在蘆台一中,每個年級都匯集了該年級 Top 50 學生,集中於菁英班。

      “好犀利!”     真的不愧是人中之龍鳳,蘆台一中一年級的菁英班學生,英語會話能力可比中國或台灣的大學生還牛!     他們可以輕鬆地同 Rebecca  談 Lady Gaga 與 Justin Bieber 的音樂,聊 NBA 籃球明星,好像英語就是他們自然而然於生活中常用的第二語言。     

      最後幾分鐘, Rebecca 談及美國教育時, 有位瘦小的女孩舉手,她洪亮的聲音問 Rebecca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Harvard University?"        Rebecca 誠實的回答說,哈佛不僅是美國也是世界頂尖的學府,哈佛的學術風氣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與學者。     然後, Rebecca 反問仍然站著聽答案的女孩  ”Do you want to go to Harvard University?"    女孩卻直率的答覆: "It is impossible."     雖然,女孩不想解釋 "Why"  ,  但一身充滿冒險精神的  Rebecca 鼓勵女孩,去追尋她自己的偉大夢想,成為自己命運的創造者。

      原來,話說 “It is impossible" 的女孩,就是來自務農之家 。  根據一中校長,這女孩有優異的學業表現,但父母經濟困頓,不允許她有著遠大且超乎現實的留學志向。   那女孩的 "It is impossible" ,讓我心裡難過許久。 她小小年紀,只能哀嘆家中貧窮,看不見自己的未來路。         她來自貧窮,我也是來自貧窮,但與她不同的,從小我就不認為錢會是阻礙夢想實現的路障。      夢想能實現與否,經濟條件其實不是最關鍵的, 想要成功的心態與驅策力才是改變貧苦生活最重要的因素。